[摘要] 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化解商业办公房地产库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商品住房销售明显回暖,商业办公地产库存去化缓慢的情况,提出了6条新政。其中,包括商业办公库存地产去化期限超36个月的地方,将暂停出让商业办公用地等。
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化解商业办公房地产库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商品住房销售明显回暖,商业办公地产库存去化缓慢的情况,提出了6条新政。其中,包括商业办公库存地产去化期限超36个月的地方,将暂停出让商业办公用地等。
商业地产库存高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4年,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分别增长了383%和328%,明显高于同期住宅开发投资的187%。
2012年起,商业地产的入市波浪逐一到来,体量大、同质化高的商业地产市场逐渐显露供给过剩的疲态。加上电商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零售商业带来冲击,商业地产的租金开始下滑、空置率开始升高,使得商业地产的去化压力也开始增大。直到今年,在住宅市场整体上行的背景下,商业地产已经替代住宅市场成为“高库存”的代名词。
作为海西建设发展的主阵地,福建在近几年吸引了很多资本涌入,商业地产建设如火如荼,也因此深陷商业地产库存过高的漩涡之中。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福建全省房地产业现实库存7525万平方米,去化周期约为26个月,其中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约为17个月,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去化周期比住宅市场更长。以福建省会城市福州为例,2015年商办用地库存已超过400万平方米。有市场人士估算,参照福州近两年商业地产的去化量,完全消化这部分库存去化至少需要8年时间。
控制“供给”成亮点
商业地产去库存形势严峻,此次,福建祭出6条加快去库存的政策。因城因地精准施策,《通知》要求福建省内各市、县(区)按照“细分、精准、配套”和一市(县)一策、一盘一策的原则,根据本地商业办公房地产库存数量,制定加快商业办公房地产去库存的具体优惠政策。对购买一手商业办公商品房的,可按所缴契税给予奖励。
严控商业办公用地供应,各市、县(区)商业办公库存去化期限超过24个月的设区市本级、县(市),应明显减少商业办公用地供应规模;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出让商业办公用地,强调须防止以各类综合体名义,继续出让商业办公用地。
《通知》提出,打通商业办公地产库存转换通道,在符合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商业办公房地产项目(含soho项目)整体或部分转型。加强商业办公房地产,交易及库存监测分析,在今年底前,各地将建立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网签系统,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注意防控市场风险,各市、县(区)将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出现商业办公房地产“烂尾”项目;落实去库存主体责任,市、县两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主体责任,避免为增加地方收入而盲目出让土地,防止产生新库存。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出台的新政,大的亮点在于提出严控城市商业综合体用地供应数量。对此,分析师表示,商业地产体量过剩,去库存不仅需要促进需求,也需要减少供应,库存过高城市减少商业土地供应,有利于从供应角度降低库存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地产项目体量过剩的大环境下,省内多个城市在新政出台前就已经调整了推地策略。以福州为例,根据《福州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计划推出商服用地供应20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64%。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