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有资产评估造假案:评估师获刑两年】福建某资产评估公司因评估报告造假,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巨大。相关责任人林某国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罚款三万元。本文详述案件经过及法院判决。

正文:
2020年,某市国投公司因子公司融资问题,需要政府征收某大厦提供融资担保。国投公司工作人员曾某溶找到福建某资产评估公司莆田分公司负责人林某钦,要求将大厦的评估价格调高至8000万元以上。最终,双方将评估价格定为不超过8000万元,由福建某资产评估公司总公司承接。
10月28日,该公司中标后,林某钦将评估工作交给同公司的林某国。林某国多次指示评估人员戴某泉通过编造数据,将评估价格调高至7882.1万元,并提交给公司审核。公司在未经数据材料核实和实地勘验的情况下,通过了市场价格为7882.1万元的评估报告。2021年1月12日,某市政府依该评估报告对大厦进行征收,补偿总价为7825万元。
然而,经某市发改委鉴定,大厦市场价格只有3840.4155万元。福建某资产评估公司的造假行为,使得国有资产损失巨大。最终,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林某国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小编点评:这一案件不仅揭露了资产评估行业内部的腐败问题,也警示我们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透明度。国有资产作为全民财产,其被滥用和损失不仅侵害了国家利益,更损害了广大人民的权利。林某国等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编造数据等手段,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最终导致巨额国有资产损失。法院的判决无疑是对这些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和警示。
我们应从该案中汲取教训,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评估过程的透明化和合法性。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对于公众而言,了解评估过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样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