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福州房达人>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借名买房”背后的法律风险,你了解多少?

福州房达人2025-02-19 14:39:22来自北京市
房产交易中,有些人为了规避购房限制而选择“借名买房”。然而,这种方式隐藏着不小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探讨借名买房中的风险及法律规定。福建省龙岩市的一起案件显示,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即便有家庭内部协议,仍无法对抗法律上的权属公示原则。

房子买在谁的名下,这事儿看似简单,但其实大有学问。最近,福建龙岩的一桩房产纠纷就揭开了“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小张因为贷款问题,把房子挂在了老父亲老张的名下。本来一切顺风顺水,没想到老张欠了债,法院一查封,这套房子也被扣住了。小张急了,赶紧去法院说房子其实是自己的,有协议为证。然而,法院却认为,房子在老张名下,按物权公示原则,所有权自然属于老张,小张的协议不能对抗第三人。于是,房子的执行照常。

这事儿告诉我们,不动产物权要经过登记才有效,不是你说是你的,它就是你的。小张的经历提醒我们,借名买房的风险可不小,尤其是房子登记在他人名下,变数多多。

借名买房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往往出于逃避限购、规避税费等目的。然而,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首先,物权的取得与变更依赖于法律规定的公示方式,而不是口头约定或内部协议。因此,即使当事人之间有协议,也无法对抗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借名买房后,一旦名义产权人发生债务问题,房产极有可能被牵连,导致“房财两空”的局面。法律上,不动产的登记制度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秩序,而借名买房则试图绕开这一制度,风险显而易见。此外,万一出现纠纷,借名者往往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在购房过程中,务必要合法合规,清楚明白产权归属,避免因一时之便而陷入法律困境。房产是大事,不能一时糊涂,损失的是自己的权益和财产。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