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双溪街道通过系统性无障碍设施改造,建成326个缘石坡道、7.19公里盲道等设施,创新采用"体验式共创"模式,为特殊群体打造便捷生活环境,成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案例。

近年来,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顺昌县双溪街道通过系统性改造,为特殊群体打造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其创新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科学规划与多元设施构建无障碍新格局
该项目覆盖218.6公顷中心城区,包含32个子项目。通过建立专题调度机制,引入专业技术团队提供"陪伴式服务",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推进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项目不仅建设了326个缘石坡道、7.19公里盲道等基础设施,还创新性地配置了爬楼机、升降机等设备,有效解决了山区地形带来的通行难题。这种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科技赋能与共建共治的创新实践
项目引入语音播报系统、电子导视牌等智能设施,为视障人群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更值得称道的是创新采用"体验式共创"模式,邀请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担任"无障碍体验官",通过实地测试收集改进意见。这种"社区参与-实地体验-精准反馈-动态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了设施建设真正符合使用需求,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管理经验。
顺昌县双溪街道的无障碍改造项目,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更通过科技创新和共建共治,打造了全龄友好的城市环境。这种系统化、智能化的改造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城市建设中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