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注定是福州园区建设的攻坚年、机遇年。
探索改革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凤凰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侍。”要引金凤凰,得先种好梧桐树,软、硬环境便是福州招商引资的“梧桐树”。目前,福州正在各大园区着力探索建设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去年3月,我市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认缴制以及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监管新政,并率先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保税港区等主要园区开展试点。“省时省力又省钱,在马尾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搞定了。”作为批受益者,台商吴敏吉对商事制度改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些新政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充分激活了民间的创业激情。
尝到新政“甜头”的人还有许多。近日,记者在福州保税港区看到,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生产配件经海关卡口放行后送往工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货物可“先进区、后报关”。
捷星公司物流部经理刘柳芳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进口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要等待报关、查验后才能放行,至少要2天,而现在1天内就能送到企业。另外,企业出口的显示器现在也无需逐票报关了。根据“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的政策,公司可将出口的数票货物合并报关。每年可节省上百万元报关成本,物流周转率也提高了!
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68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06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101.04%。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32.87万户,同比增长19.65%,注册资本8227.59亿元,同比增长34.66%。可以预见,福州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催生企业大规模、井喷式地集聚园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