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林觉民故居、林则徐在福州的系列遗址,到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和中国船政文化城……这些年来,福州已基本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体系。
文物周边动土
请先问问大家意见
【现状调查】
这些年来,每每遇到历史建筑、文物危急之时,我们总能看到奔走呼吁的身影,各级各阶层的人们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在保护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1989年,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面临拆除,鼓楼区政协委员李厚威投书报社,市政协委员张传兴致信时任市委书记。看到来信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当天,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则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纪念馆在内的系列遗迹,都不同程度存在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问题。省政协委员陈以强等多位人士为此奔走呼吁多年。1996年2月,市委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1997年4月,林则徐纪念馆一期扩建竣工。2015年,林则徐故居二期修复工程即将启动。待该工程完工,林则徐在福州的系列遗址也就完整了。
不久前,上下杭、烟台山保护修复工程启动时,不少市民自发向有关部门核对和补充历史建筑名单,生怕遗漏了任何一处遗存。
【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林锦英等人提交了《关于文物周边动土需征询公众意见的建议》,希望以严格的政策和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并鼓励群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周边建设重大项目时,政府相关部门应邀请利害关系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居民代表等,采取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的形式,征询公众关于拟建项目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影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电视、报纸、网络或公示栏等进行公示,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其次,鼓励市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加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的评审会、听证会和论证会等。
历史遗存在哪
请立个标志给予指引
【现状调查】
20多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各项工作,精心呵护着历史文脉的更好传承。特别是近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梳理老城的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彰显古城风貌。时至今日,经过多年持续接力保护,福州古城“三山两塔一条街”总体格局,及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存较为完整。
从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从历史风貌区到零星散布的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福州的历史遗存不胜枚举,但为人所熟知的仅是凤毛麟角,多数因各种原因藏于深闺。
【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薛锡榕等在《关于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竖立牌坊的建议》中说道,建议参照目前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做法,对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以设立牌坊、交通标志等形式作出明确指引,提高市民、游客对福州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展示福州深厚文化底蕴,彰显福州人文魅力,提升福州形象,更可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