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炎炎夏日,游泳消暑是个好选择,但泳池里也潜藏着想不到的危险。近深圳的一家酒店泳池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11岁男孩的头被泳池回水口(排水口)吸住,终导致溺亡。
几名好奇的泳客为了一探究竟,潜入水下试了一下吸力。泳客陈先生说,他可以感觉到水在流动,但吸力并不大。
西二环牡丹游泳馆:多管道分散吸力
西二环的牡丹游泳馆分大小池设计。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带小孩来游泳的家长,大多数人觉得只要不到深水区,就不会有安全隐患。至于排水口“吸人”事件,大多家长仍表示不知情。
牡丹游泳馆的詹经理介绍,馆内泳池的排水口设计在池底和池壁的交接位置,呈三角形,并设置了防护隔离网。泳池大池内设置了7个排水口,小池内至少也有3个,利用多管道排水的设计,分散了吸力。此外,泳池不允许泳客潜水,边上的救生人员会随时提醒。
省体育中心游泳馆:水下隔层架空排水口
省体育中心游泳馆是标准泳池设计。为避免水池排水口的安全隐患,水池设置了水下隔离层。水池底部有一层隔板,隔板之下,还有1米左右的空间。
游泳馆负责设备维护工作的林先生介绍,泳池排水口位于中间位置,但“阁楼式”的设计,让泳客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抽水口。泳池蓄水量是3600吨左右,深位置有3米,采用隔离措施,限制了水深,也隔开了抽水口。
提醒:游泳尽可能戴泳帽
据悉,2009年6月1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行业标准《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中规定,游泳池泄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泄水口应设在游泳池标高处,且泄水口格栅表面应与池底表面相平;泄水口宜做成坑槽形式;池底回水口可兼作泄水口。另据《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第8.2.2条第二项规定,回水口顶面还应设格栅盖板。
采访中,多家游泳馆的经营者均要求泳客在入水时佩戴泳帽,除了卫生外,也是考虑到安全因素。
牡丹游泳馆的詹经理说,虽然排水口的吸力不大,但头发这样的丝状物体还是很容易被吸入管道,如果没有佩戴泳帽,长发泳客则有头发被吸入管道的安全隐患。
福州西江滨大道锦江园内的游泳救助基地负责人林宝星说,很多人在泳池游泳时,安全意识容易放松,除了排水口安全隐患外,独自玩水嬉戏的小孩也容易发生危险。他建议游泳时佩戴颜色相对鲜艳的泳帽,这样可以起到提醒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